首页    管理体系认证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S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

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起源及发展

世界范围内影响人类的食品安全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生物性危害屡见不鲜、化学性危害长时间内难以消除,甚至出现食品造假欺骗消费者的恶劣现象。因此,食品、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污染及其相关控制措施,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了确保宇航员的食品安全,提出了“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简称HACCP)的概念,并于1972年在低酸性罐头食品和水产品上应用了HACCP的概念。

为了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安全,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有关食品的强制性法律、法规或标准来消除或降低这种威胁,但是,各国的法规特别是标准繁多且不统一,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难以应付,妨碍了食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2001115日,ISOHACCP原理引入ISO9001中,发布了ISO151612001ISO90012000在食品和饮料工业的应用指南》标准。

200591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成立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大力支持下,ISO/TC 34农产食品技术委员会发布了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for any organization in the food chain,简称FSMS)。ISO220002005是在HACCPGMP(良好操作规范,包括GAP良好农业规范、GHP良好卫生规范、GDP良好分销规范、GVP良好兽医规范、GPP良好生产规范、GTP良好贸易规范)和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同时整合了ISO90012000的部分要求而形成的。

2006年,我国等同转化了ISO220002005标准,并发布了(idt, ISO 22000:2005)

20186月,ISO/TC 34安成了对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标准的第一次修订,并发布了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标准。

 

二、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是指确定、评估并控制对食品安全具有显著危害的预防性体系。HACCP是保护食品防止生物、化学、物理危害的管理工具。

HACCP的原理主要包括7项内容:

  1. 进行危害分析,列出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所有危害、开展危害分析,并考虑对已确定危害的控制措施。
  2. 确定各关键控制点(CCPs
  3. 建立关键限值(Critical limitation,CL
  4. 确立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程序和频度以确保符合临界值。
  5. 在监测结果表明某特定关键控制点失控时,应采取纠偏措施。
  6. 确定验证HACCP体系的正常有效的运行程序,就是除监测之外,应用不同方法、程序、检验和其他评估手段,以确定是否符合运行计划的要求。
  7. 建立并保存以上各过程的完整记录和档案。

ISO22000是基于HACCP原理开发的一个国际标准。

 

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作用

  1. 对一个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具有系统性的指导作用和防控风险的作用。
  2. 对于组织的相关方,对食品链涉及的各方都有食品安全保障作用。
  3. 增强相关方的信心,促进合规义务的履行、减少贸易壁垒。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S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